试题与答案

辽沈战役

题型:名词解释

题目:

辽沈战役

答案:

参考答案: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 * * 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

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辽沈战役的胜利,空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 * * 军事思想,也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

这一战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毛 * * 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宇宙中,空间的分布是由质量的分布决定的,质量大则空间大,质量小则空间小。有机质是物质的一部分,它也有自己存在的空间。相对而言,任何一个生物个体也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有人计算,在半干旱地区放牧形式饲养一只山羊,必须具备19亩山地草场,这19亩山地草场就是这只山羊的生存空间。每个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如果这个生物个体要繁衍发展,必须增加相应的生存空间,事实上是不同的生物个体都具备繁衍能力,都要求发展,这就出现了生存空间的争夺,也就是空间竞争。
文中画线的句子所告诉人们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羊以放牧的形式饲养所占据的空间太大,必须实行圈养的方法,以节约山地草场

B.每只山羊占据19亩的山地草场的生存空间,可见必须要限制山羊的饲养量;过量的饲养山羊,势必会造成山羊生存空间的竞争

C.人类如果对生存空间无限制地争夺,就会导致山羊赖以生存的空间的丧失,破坏生态的平衡

D.生物个体要繁衍发展,必须增加相应的生存空间;不同的生物个体都具备繁衍能力,都要求发展,这就会出现生存空间的争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