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牛津条例

题型:名词解释

题目:

牛津条例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224/84469aef65ba8c10f69fd97ea431ba5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解析:舒茨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柏恩提出了P-A-C分析(又叫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论,勒温是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心理动力场概念。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当量剂量是不同辐射类型对组织或器官形成辐射危害的度量,但是不同组织或器官即使当量剂量相同,由于它们对辐射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在辐射防护领域中有必要引入一个反映辐射对生物体损害的辐射量来描述辐射所产生的“损害效应”的大小。

外耳孔与鼻前棘的连线称为()

A.听眦线

B.听眶线

C.听鼻线

D.听口线

E.瞳间线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在人体实验中,以犯人为受试者,认识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犯人作为受试者

B.只要有犯人的签字同意,以犯人为受试者可以得到伦理的辩护

C.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用犯人做实验的,即使使用犯人作为受试者,必须首先考察是否具备受试者的条件

D.犯人是犯了罪的人,用他们作受试者,是给他们一个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改过自新的机会

E.应该按照公安部门的安排进行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