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简述按国家标准新的煤炭分类(可标出代表产地)。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简述按国家标准新的煤炭分类(可标出代表产地)。

答案:

参考答案:

(1)无烟煤。(2)贫煤(西山、白家庄矿)。(3)贫瘦煤。(4)瘦煤(鹤壁矿)。(5)焦煤(井陉、峰峰五矿)。(6)肥煤(开滦、枣庄)。(7)1/3焦煤。(8)气肥煤。(9)气煤(淮南、新汶、辽源矿)。(10)1/2中粘煤。(11)弱粘煤(大同、坊子矿)。(12)不粘结煤(阿干镇)。(13)长焰煤、阜新矿。(14)褐煤(平庄矿)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22分)

乡间的荷塘

钟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结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结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结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小题1: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                       等游戏。(3分)

小题2:有人说,第④段文章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小题3: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           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          ,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                           三幅荷塘美景图。(4分)

小题4:第⑦段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描写十分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5分)

小题5:第⑧段写景详略得当,它重点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意义?(3分)

小题6: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