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现代文阅读:阅读钱钟书《吃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题。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题型:问答题

题目:

现代文阅读:

阅读钱钟书《吃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题。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柏拉图《理想国》里把国家分成三等人,相当于灵魂的三个成分;饥渴吃喝等嗜欲是灵魂里最低贱的成分,等于政治组织里的平民或民众。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请客上馆子去吃菜,还顶着吃饭的名义,这正是舌头对肚子的借口,仿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的份!你享着名,我替你出力去干,还亏了你什么?”其实呢,天知道——更有饿瘪的肚子知道一若专为充肠填腹起见,树皮草根跟鸡鸭鱼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区区消化排泄的生理过程里,还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

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201/36a6e8734022e1e3437129599fdc3f1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组词。

题(问题)         显(           )          转(           )          扁(           )

提(提水)         湿(           )          传(           )          骗(           )

便(           )     酒(           )          鸟(           )          慢(           )

使(           )     洒(           )          乌(           )          漫(           )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恩格斯就曾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下列对中古西欧城市兴起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B.城市与国王为盟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

C.各种大学纷纷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D.农庄里的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很难取得自由身份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