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重庆理工大学有()个硕士点。A、12 B、16 C、18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重庆理工大学有()个硕士点。

A、12

B、16

C、18

答案: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戳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 * *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人口比重低。若总扶养比(0~14岁和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人口红利消失。读“我国抚养系数表”,回答1—2题。

1.1982年至2010年间,按照我国人口国情,适合发展的产业为 [     ]

A.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B.汽车、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C.金融、软件维护等服务业

D.矿产资源开发等基础产业

2.表中所列年代中,人口红利最大的是 [     ]

A.1982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50年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