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1-90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3岁,个体商贩。案例介绍:求

题型:不定项选择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1-90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3岁,个体商贩。

案例介绍:求助者家在农村,初中未毕业就开始务农。20岁结婚,近一年多在经商,三天前不明原因突然情绪激动.不停地说话,哭泣不止,被家属送来求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今天来需要我向你提供什么帮助?

求助者:我好几次看见狗吃小孩,所以特剐害怕。

心理咨询师:狗吃小孩?

求助者:狗也吃我,我害怕不敢还手。

心理咨询师:你害怕什么?

求助者:城里的帅哥都喜欢我,不让我上学,可我不能为谈恋爱就不上学了。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有人喜欢你?

求助者:他们知道我要来城里,就不去别的地方了,早早地就来等我了。

心理咨询师:你家是哪里的?

求助者:市政府大院的。

心理咨询师:今天是几号?

求助者:今天是星期六。

心理咨询师:让家属带你到精神科检查一下好吗?

求助者:我才不去呢,我只是不想谈恋爱,我又没病。

求助者目前的表现主要是违背了()。

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B.知、情、意的统一协调性原则

C.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130/42b480695f948f8314f98802f5e31c5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28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各组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陶渊明爱菊 无有偶       B香远清 精求精

C陶后有闻 屡见不         D乎众矣 因地制

小题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水陆草木花 (             )     ②可远观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 (              )     ④清涟而不妖 (               )

小题3:翻译句子。(6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4:理解填空。(3分)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小题5: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6分)

小题6:联系已学过的文言文,说说下面句子中“之”的含义。(6分)

(1)水陆草木之花:                   (2)渔人甚异之:            

(3)闻之,欣然规往:                 (4)吾欲之南海: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表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无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如果国家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应该在提起公诉时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C.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审判组织应是同一个

D.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生效前提出,否则,只能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