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痰标本采集法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痰标本采集法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129/f4abec268f3829e5536f8c9c2c9b0a5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成群的大雁的飞行距离比单个的大雁的飞行距离远得多。它们一起飞行,会吸引和促使掉队的大雁迅速归队。在飞行中,大雁轮流充当头雁,飞在后边的大雁会发出鸣叫,催促和鼓励前面的大雁展翅飞翔。当一只大雁受伤或生病时,会有两只大雁自动陪伴和保护它。大雁编队飞行给我们的启迪是                         [ ]

A.团队精神能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目标

B.在团队中要善于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

C.在团队中要主动承担责任 

D.要与团队同舟共济,同甘共苦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满架秋风扁豆花

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

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能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扁豆当稀奇,煮饭时,想起它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进饭锅里蒸。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

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

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位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她们是浑然一体的。

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页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不露相,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位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幅对联:“一帘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大悲庵,早已化作尘土。但他那句“满架秋风扁豆花”,却与扁豆同在,一代又一代,不知被多少人在秋风中念起。

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小题1:扁豆花不同于别的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文中相关语句回答。(4分)

小题2:下列句子描写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4分)

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

②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小题3:文中写老妇人和郑板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具体分析。(4分)

小题4:末段“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你以为“人生秋至”是“寂寥”,还是“欢喜”?结合全文,简述理由。(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