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甲集团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生产、批发和零售。A注

题型:问答题

题目:

甲集团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生产、批发和零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集团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确定集团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0万元。

资料一: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审计计划,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子公司乙公司从事新产品研发。2014年度新增无形资产1000万元,为自行研发的产品专利,A注册会计师拟仅针对乙公司的研发支出实施审计程序。

(2)子公司丙公司负责生产,产品全部在集团内销售,A注册会计师认为丙公司的成本核算存在可能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拟仅针对与成本结算相关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审计。

(3)甲集团公司的零售收入来自40家子公司,每家子公司的主要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占集团的比例均低于1%,A注册会计师认为这些子公司均不重要,拟实施集团层面分析程序。

(4)DFE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联营企业丁公司的财务信息,其审计项目组按丁公司利润总额的3%确定组成部分重要性为300万元,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150万元。

(5)子公司戊公司负责甲集团公司主要原材料的进口业务,通过外汇掉期交易管理外汇风险A注册会计师拟使用50万元的组成部分重要性对戊公司财务信息实施审阅。

资料二: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甲集团公司的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资料三: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风险应对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会计分录测试时,将甲集团公司全年的标准会计分录和非标准会计分录作为待测试总体,在测试其完整性后,对选取的样本实施了细节测试,未发现异常。

(2)A注册会计师认为甲集团公司存在低估负债的特别风险,在了解相关控制后,未信赖这些控制,直接实施了细节测试。

(3)甲集团公司使用存货库龄等信息测算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A注册会计师拟信赖与库龄记录相关的内部控制,通过穿行测试确定了相关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4)甲集团公司的存货存放在多个地点。A注册会计师基于管理层提供的存货存放地点清单,并根据不同地点所存放存货的重要性及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了监盘地点。

资料四: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重大事项的处理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因审计中利用的外部专家并非注册会计师,A注册会计师未要求其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相关规定。

(2)化妆品行业将于2016年执行更严格的化学成分限量标准,甲集团公司的主要产品可能因此被淘汰。管理层提供了其对该事项的评估及相关书面声明,A注册会计师据此认为该事项不影响甲集团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3)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与甲集团公司管理层讨论了值得管理层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并在审计报告日后、审计工作底稿归档日前以书面形式向集团管理层和治理层通报了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4)A注册会计师认为甲集团公司2014年某新增主要客户很可能是甲集团公司的关联方.在询问管理层和实施追加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后仍无法确定,拟因此发表保留意见。

资料五: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处理错报的相关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2014年,甲集团公司推出销售返利制度,并在ERP系统中开发了返利管理模块。A注册会计师在对某组成部分执行审计时发现,因系统参数设置有误。导致选取的测试项目少计返利2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低于集团财务报表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可忽略不计。

(2)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集团公司销售副总经理挪用客户回款50万元,就该事项与总经理和治理层进行了沟通。因管理层已同意调整该错报并对相关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A注册会计师未再执行其他审计工作。

(3)A注册会计师使用审计抽样对管理费用进行了测试,发现测试样本存在20万元错报。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4)2014年10月,甲集团公司账面余额1200万元的一条新建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2014年年末,因未办理竣工决策,该生产线尚未转入固定资产。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为分类错误,涉及折旧金额很小,不构成重大错报,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针对资料四第(1)至第(4)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区的相应表格内。

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混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末,某省共有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5.78万个,就业人员67.91万人。批发和零售业全年商品销售额合计11846.04亿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0484.73亿元,零售业销售额1361.31亿元。批发业个体经营户20.45万户,就业人员45.77万人,零售业个体经营户103.30万户,就业人员160.86万人。

2009年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与就业人员及销售额

 

法人单位

(万个)

就业人员

(万人)

销售额

(亿元)

其中:零售额

(亿元)

合计5.7867.9111846.041492.71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械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械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械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械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4.11

0.09

0.29

0.70

0.14

0.07

1.51

1.00

0.05

0.25

1.67

0.11

0.15

0.17

0.13

0.33

0.27

0.24

0.18

0.09

44.34

1.06

5.65

7.04

1.51

2.05

14.56

10.17

0.33

1.97

23.57

7.47

1.70

1.72

1.41

2.62

3.76

3.05

1.11

0.73

10484.73

85.43

740.91

1917.09

245.42

284.06

X

1641.35

4.54

488.25

1361.31

332.59

40.14

47.13

42.33

95.04

584.00

160.08

32.20

27.80

279.71

0.36

11.29

10.10

2.47

69.55

97.05

78.30

0.01

0.58

1223.00

303.92

37.42

45.85

39.40

72.95

525.42

141.49

31.09

25.46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国有、国有联营和国有独资公司共占2.7%,集体、集体联营和股份合作企业共占9.3%,私营企业占74.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2%,其余类型企业共占12.8%。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国有、国有联营和国有独资公司共占8.5%,集体、集体联营和股份合作企业共占7.1%,私营企业占55.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5%,外商投资企业占0.5%,其余类型企业共占28.1%。

 

图表中“X”处的数值应为()。

A.6719.03

B.5077.68

C.5361.74

D.5082.22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