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原料的()和内部组织是影响轧制钢材性能的重要因素。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原料的()和内部组织是影响轧制钢材性能的重要因素。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127/dfe955ef840bbe6bf187a6ab9a234c0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C, D, E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中文意思对应的英文单词。
1. 爷爷              __________
2. 奶奶              __________
3. 爸爸              __________
4. 妈妈              __________
5. 姐妹              __________
6. 兄弟              __________
7. 父亲或母亲   __________
8. 父母亲           __________
 9. 祖父或祖母  __________
10. 爷爷奶奶     __________
11. 姨母            __________
12. 叔叔            __________
13. 儿子            __________
14. 女儿            __________
15. 堂兄弟姐妹 __________
16. 朋友            __________
17. 那些            __________ 
18. 这些            __________
19. 他                __________
20. 她                __________
21. 照片;图画 __________
22. 照片;相片 __________
23. 这里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下列是《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过程的描述.注意[]里的部分,再回答后面的问题.

A.观察保存 ①[在煤油中的钠],钠 ②[浮在煤油],③[用镊子取出一块钠],用④[手擦干煤油],放在⑤[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黄豆大小的钠块.观察钠块的块面,⑥[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但⑦[很快变暗,失去光泽].

B.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酸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请回答问题:

(1)上述[]里的部分描述有错误的有(填写序号,有两个选项)______,

(2)钠与水反应现象有:A.钠浮在水面上,原因______

B.钠熔化成光亮小球,原因______

C.钠在水面上不断游动,并发出咝咝声.

D.溶液变红,原因是______

(3)写出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史料研读、专题探究、问题比较和综合评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专题探究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1)请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表现,简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料研读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2)研读材料后,你认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你对辛亥革命分别有怎样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比较

(3)材料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简析这两种思想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评论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问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4)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列举这一时期体现“沉沦”、“上升”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并简析推动这一转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