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受托支付方式下,商业银行要求借款人应逐笔提交能够反映所提款项用途的详细证明材料,包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在受托支付方式下,商业银行要求借款人应逐笔提交能够反映所提款项用途的详细证明材料,包括()。

A.交易合同

B.付款文件

C.汇款申请书

D.共同签证单

E.货物单据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125/c0c3305c1fd43e314be2a060eb8d1b7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感烟探测器报警60s,管路采样需要1分钟,探头需要1分钟,加起来2分钟120s传出。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表述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2mol•L-1溶液中,可能存在:CO32-、NH4+、Cl-,Na+

B.某醋酸稀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C.Ba(OH)2溶液中加人过量的Al2(SO4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3Ba2++60H-+2Al3++3SO42-=3BaS04↓+2Al(0H)3

D.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的NaCl和MgCl2混合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3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其文,曰:“国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徐阶辈皆器重之。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又为考成法以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力。俺答款塞,久不为害。独小王子部众十余万,东北直辽左,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浙江兵民再作乱,用张佳胤往抚即定,故世称居正知人。未几,丁父忧。户部侍郎李幼孜欲媚居正,倡夺情议,居正惑之。诸翰林皆以为不可,弗听。吏部尚书张瀚以持慰留旨,被逐去。时彗星从东南方起,长亘天,人情汹汹,指目居正,至悬谤书通衢。帝诏谕群臣,再及者诛无赦,谤乃已。帝初即位,冯保朝夕视起居,小捍格,即以闻慈圣。慈圣训帝严,每切责之,且曰:“使张先生闻,奈何!”于是帝甚惮居正。及帝渐长,心厌之。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帝疑居正多蓄,益心艳之。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新进者益务攻居正。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

(《明史·张居正传》有删节)

【注】①俺答,明时鞑靼首领。②夺情,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忧”。服满再行补职。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议之难:非难、反驳

B.为考成法以吏治责:督责

C.而继光守备甚设:完备

D.巡抚顾璘其文奇:以……为奇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居正政治才干的一组是( )3分  

①少颖敏绝伦           ②用张佳胤往抚即定         ③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    

④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    ⑤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      ⑥吏部尚书张瀚以持慰留旨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黔国公位高权重,多次犯法,张居正不惧困难,将其捕获,后来又请求宽恕他的死罪,将他收押在南京。

B.张居正善于用人,他使用了李成梁和戚继光,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戍守蓟门,两人屡立战功,被封为伯爵。

C.张居正在父亲死后,本应该按照当时的惯例丁忧守制,但在李幼孜等人的蛊惑下,他却想夺情,继续留在朝廷。

D.皇帝幼年时对张居正非常畏惧,渐渐长大后,内心却讨厌他。在张居正死后,又疑心他贪污财物太多,就削去他的封号,而且把他推荐重用的人也都撤了职。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5分)

(2) 时彗星从东南方起,长亘天,人情汹汹,指目居正,至悬谤书通衢。(5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