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发作性干咳、喘息5年,再发加重6日”来诊。查体:体温37℃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题目: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发作性干咳、喘息5年,再发加重6日”来诊。查体:体温37℃,心率120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话不成句,烦躁不安,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动脉血气分析:pH7.51,二氧化碳分压29.6mmHg,氧分压48mmHg,HCO3-25mmol/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为43%。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B.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C.喘息型支气管炎迁延期

D.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E.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

答案: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剑  门

杜甫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注:①剑门: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夏历十二月携家眷从秦州同谷转徙成都时,途经此地。②两崖崇墉倚:言两崖壁立,如高墙相对。③鸡犬各相放:不分彼此,不相通。④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意为中央朝廷与地方割据势力斗争不已。⑤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言造物者有罪,不该用大山将蜀和中原隔绝,故诗人欲铲平之。⑥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诗人料定蜀中难免再度发生战乱,故为之“惘怅”不已。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八句直接描绘山势的雄奇、险要和壮伟,展现了壮阔宏大的气势,十分形象,使人如临其境。   

B.“珠玉走中原,氓峨气凄怆”写朝廷剥削百姓,将珠玉等物运往中原,故蜀民穷困,甚至岷山、峨眉山也为之气色凄怆。   

C.诗人回想上古时代,四川未通中原,人们不分彼此,后世的君王虽采取怀柔政策,但对剑门渐失控制,以致割据出现。   

D.最后四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发动战争、割据祖国之人的强烈愤怒,又隐隐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2.这首诗与李白的《蜀道难》有许多相似之处,请根据提示从这首诗中找出对应的语句。

(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对应的是:________。   

(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对应的是:______。

3.杨伦在《杜诗镜铨》中评论此诗:“以议论为韵言,至少陵而极,少陵至此等诗而极,笔力雄肆,直欲驾《剑阁铭》而上之。”这首诗中什么地方采用了议论?请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