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治疗失血性休克中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 A.5%葡萄糖溶液 B.5%葡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在治疗失血性休克中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

A.5%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10%葡萄糖溶液

E.4%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123/5c2c73672a3e701191f63001c27beab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解答题

如图为探究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回答有关该实验的相关问题:

(着)取新鲜的馒头,切成______的3块,将其中的两块切碎,另一块不做处理.收集的唾液先放在小烧杯中.

(着)取3支洁净的试管,应先编号为______或着号试管、着号试管、3号试管,然后再做如图处理.

(3)仅模拟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的试管是______;模拟了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消化的是试管______.

(4)试验结果是A试管遇碘______.

(如)结论:人吃馒头时越嚼越嚼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消化都关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带到教室而被老师批评和惩罚,上初中后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好好学习的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问题: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