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以下情况可用集总参数法求解物体的瞬态加热(冷却)问题的是( )。 A.导热系数很大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以下情况可用集总参数法求解物体的瞬态加热(冷却)问题的是( )。

A.导热系数很大的物体
B.尺寸很小的物体
C.物体与流体间对流换热系数很大的物体
D.物体导热热阻很小的物体

答案: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每题4分,共20分)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以欹为美(倾斜)明诏大号(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B.斫其正(用刀斧砍)甘受诟厉(辱骂)

C.却坐促弦弦转急(但是)河东凶亦然(谷物收成不好)

D.木直中绳(适合)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道路)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4分)

A.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B.使人听此凋朱颜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小题3:对“之”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4分)

①既泣之三日(《病梅馆记》)

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③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④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A.①和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④不同。小题4:选出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准确的一项:(   )(4分)

A.(只知赚钱的人)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以卖奇形怪状且病态的梅作为职业来赚钱。

B.(只知赚钱的人)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使它呈现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C.(文人画士)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以卖奇形怪状且病态的梅作为职业来赚钱。

D.(文人画士)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使它呈现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小题5:对文意的基本理解,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4分)

A.从题目字面上看,文章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这样定题说明作者“歌泣无端字字真”,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的。

B.从文章内涵来看,文章托物言志,以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和要求变革的进步思想。

C.病梅之所以病,原因是被斫伤了蓬勃自由生长的天性,作者借助这一病态的审美观表现了自我与束缚个性的现实社会之间的对抗。

D.文章采用小品文样式,运用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的曲笔,透过植梅、养梅、品梅、疗梅的生活琐事,有叙有议,由小见大,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