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这个属于贷款分类中的( )。

A.正常
B.损失
C.可疑
D.关注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110/7455df10e95685f5edf6012033f7e19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理,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一;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 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乃是这个运动未能全竟其功的原因。 ——毛 * *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从受压迫的青年和受压迫的妇女——激进分子们在他们的刊物上予以全面详尽论述的话题——受压迫的劳工大众,激进分子注意焦点的这一转变结果形成了他们与劳工大众的一种新的认同……不久,年轻的激进分子们就被劝告要到劳动人民中去工作,而且他们当中有人这样做了——彭湃在海陆丰的农民中间,张国焘和邓中夏在北方的铁路工人中间,毛 * * 在长沙的工人中间,还有恽代英在武汉的工人中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其主张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认识的?根据材料三分析其“未能全竟其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激进分子”指什么人?与材料一、二相比,他们的政治活动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