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布匹:衣服:裁剪A.窗户:玻璃:窗纱 B.磅秤:重量:砝码 C.木材:桌子:制造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布匹:衣服:裁剪

A.窗户:玻璃:窗纱

B.磅秤:重量:砝码

C.木材:桌子:制造

D.音乐家:音乐:作曲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108/ff6d26f40e49c6eab6a794061b9900c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10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1)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原因有:

                               ;②                                   

【对固体猜想】

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2)为进一步确定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对无色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第一步:

用试管取约2mL该溶液,滴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振荡。

 

现象a: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 有碳酸钠并全部除尽。

第二步: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振荡。

现象b:

                   

含有NaOH,猜想三成立,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③分析:小组中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以上实验不能证明猜想三成立,理由是:

                                                                     

④反思:把第一步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换成              溶液,可达到实验目的。

(3)请利用以下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即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提供的试剂有: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函数2.1说明】 有1、2、3、4四个数字,输出由这些数字组成的互不相同且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函数2.1】 main() { int i,j,k; printf("\n"); for( (1) )/*以下为三重循环*/ for(j=1; j<5;j++) for (k=1;k<5;k++) {if ( (2) ) /*确保i, j, k 三位互不相同*/printf("%d,%d,%d\n",i,j,k); } } 【函数2.2说明】 计算并输出100之内的素数,每行输出10个,超过10个则换行。 【函数2.2】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N 101 main() { int i,j,line,a[N]; for(i=2;i<N;i++) (3) ; for(i=2;i<sqrt(N);i++) for(j=i+1;j<N;j++) { if(a[i]!=0&&a[j]!=0) if(a[j]%a[i]==0) (4) ; } printfC\n"); for(i=2,line=0;i<N;i++) { if(a[i]!=0) { prinff("%5d",a[i]); (5) ; } if(line==10) { prinff("\n"); line=0; } } }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