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5题。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表明,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计算机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5题。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表明,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计算机犯罪正呈上升趋势,并已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难以数计的损失。这种犯罪特别难对付,因为当黑客使用一些先进的手段入侵我们的计算机时,即使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口令也不能够保护我们的数字信息,更何况有时候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黑客。由于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多少黑客想要的东西,多数人便没有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保护个人信息,随便而简单地用自己的出生日期作为银行账户的密码,给罪犯以可乘之机。美国信息安全公司在不久前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多数人都不知道设置一个不容易被破解的口令,该公司的市场部主任大卫•布莱克曼说:“黑客的工作非常具有逻辑性,一旦他们破解了一台计算机的口令,用它来兑换现金并不复杂,在互联网上就有能够推算出口令的软件。”

伦敦国际风险管理公司的数字犯罪专家内尔•巴雷特指出,黑客们经常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保密信息。他说:“坏人们入侵系统的手法通常是‘社交工程’。他们假扮成职员、供应商等,从管理员或是从技术人员那里套取密码或其他信息,甚至还可能扮成计算机维修人员来获取使用权限。”“社交工程”是黑客武器库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寻找和攻击的目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人,虽然黑客们找的最终目标不是某个人,而是有漏洞的计算机。但计算机掌握在人的手里,掌握了人就不难掌握计算机,包括密码口令等。巴雷特还认为,随着企业和个人计算机防护措施的越来越完善,“社交工程”势必会成为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工具。

如果黑客能够攻击你,病毒也会找上你的。据英国工业联合会估计,2001年,每350封电子邮件中就有一封带有病毒。仅仅是“红色代码”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就造成了26亿美元的损失。当人们刚刚认识到它的危害时,一些新的更加致命的病毒如“Nimda”和“红色代码”等混合型病毒紧接着又出现了。这些病毒的扩散性与黑客攻击技术结合在一起,真是令人防不胜防。此外,聪明的黑客还能秘密地在你的计算机里安装一个后门程序“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不同于其他病毒,它能够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潜伏在计算机里,监视并记录你对键盘的敲击等活动,还能将这些信息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播。

随着时代的飞快发展,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是,黑客却如阳光下的阴影一样,纠缠着每一个需要光明的人。因此,我们需要阳光般的网络,我们更需要学会对付阳光下的阴影。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未来的时日里,造成企业和个人难以数计损失的主要源头将是计算机犯罪

B.黑客最容易攻击的对象应该是不注意保护计算机系统或是设密码时比较粗心地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人

C.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会在与黑客的共存中发展

D.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108/bb166d576fbf6894a45addda13f80bb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友鸾:报纸岂可无风趣

张伟

张友鸾终生坚持报纸应该“有趣”。

1953年他本已脱离报界,安心摆弄着古典文学研究,然而1957年的一次谈话上,他终于坐不住。他批评当时某些新闻写得公式化,“好像有一个套子”。而更令他恼火的是,报纸的标题刻板僵化,“今年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明年还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年年都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

这番言论显然不是凭空而发。张友鸾本人,在近三十年的报界从业经历中,设计标题历来是以用心、精致著称。即使一则普通气象新闻,他所取标题也别有趣味。一次,南京连日阴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提笔写出新闻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令许多人过目难忘。

一则讽刺国民党官员的新闻,他拟标题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标题,则是抗战结束后,郁达夫在南洋逝世,夫人王映霞不久却嫁给某轮船公司经理,他将两件事同在《新民报》刊出,并加标题:“王映霞买舟东下,郁达夫客死南洋。”,

在《新民报》任总编辑时,他对社会新闻、大小消息都十分在意。“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政府抗日,他拟标题为“国府门前钟声鸣,声声请出兵”。政府为士兵募集冬衣,他题为“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而报道贫富差距,他又取标题叫“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

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时人评价,张友鸾“熟知民国史事及掌故轶闻,夜间编务之暇,一烟在手,濡笔为文”,“情韵连绵”,“妙语如珠”。他记事怀人,文章虽小,却“令人忍俊不禁;于笑声中每有所得”。

生活处世,张友鸾也有这种风趣。抗战时重庆房价极贵,张友鸾一家近十口人,靠报社周济,才在附近一处空地搭起3间“捆绑房”。墙用竹片编成,和上泥巴,屋顶用茅草覆盖。有人给这3间茅屋取名曰“惨庐”,他也因此被人称作“惨庐主人”。不过,如此窘况,张友鸾却“精神高昂乐观”,依然经常吟诵陆游的诗。

他主持过的报纸,先后有4家被查封,他自己也曾经遭到地方当局驱逐,稿件被扣,报纸“开天窗”也是家常便饭,他却一概“倜傥不拘”。从照片里看,他“银髯飘飘,有世外之致”,虽然历尽坎坷,却“总带着睿智而宽容的微笑”。

不过,这种风趣有时也会失语。一次遭受批斗,有人质问他为什么取“胡予长”的笔名,他灵机一动,说:司马迁叫司马子长,我叫胡子长有什么不可以?不料对方大喝一声: “你这就是用资产阶级、封建人物做榜样!”

风趣一生的张友鸾,顿时“哑口无言”。

1953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张友鸾自此与报纸无缘。这位力求报纸“有风趣”的总编辑,渐淡渐远,即使新闻专业学生,也不再知晓他的名字。直到即将辞世,家人回忆,他已失明的眼睛忽然显得明亮起来,“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拈须大笑,似乎在同老友倾谈”。这时,离开报业已近四十年的这位“办报全才”,嘴里依稀说着“新闻”、“发稿”、“出版”等词语,却已讲不出连贯的句子。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11日,有删改)

[注]张友鸾(1904—1990):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张友鸾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关注社会民生,熟知史实及掌故,所写文章虽短,但往往官拎人有所得。

B.抗战期间,张友鸾身居“惨庐”,却经常吟诵陆游的诗句,体现了他老骥伏枥、壮心未已的高风亮节。

C.面对批斗人士的反驳,张友鸾哑口无言,因为他觉得那些人毫无幽默感,不屑与他们多加分辩。

D.虽已离开报业近四十年,但新闻始终是张友鸾魂牵梦萦的,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仍是“新闻”等词。E.本文以大量史料上的评论为主,以事件的叙写为辅,展现了“办报全才”张友鸾的精神风貌。

小题2:根据文章简要分析张友鸾的主要性格特点。(4分)

小题3:文章以“张友鸾:报纸岂可无风趣”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