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 )。 A.司马迁 B.司马相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 )。

A.司马迁
B.司马相如
C.班固
D.司马克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通古今之变”,是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轨迹;“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人的关系。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是战国秦汉时代士大夫所追求认识的一个大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浓硫酸可作为干燥剂;草酸晶体(H2C2O4·2H2O )的性质见下表:

熔点沸点热稳定性其他
101℃~102℃150℃~160℃升华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与 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1)图 1 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C。若选装置 a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装置B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 2 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 CO 、 CO2的装置。

① 装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证明存在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证明存在 CO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