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

B.《盗经》、《贼经》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

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继发展

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厂部成文法典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法经》是战国初期政治家李悝制定的,共有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盗”是侵犯财产的犯罪,“贼”是危害他人人身的犯罪,据说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因此将《盗法》、《贼法》两篇列为起首,作为打击的重点。《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法典,但它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公布成文法,《法经》就是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法经》堪称中国封建法典之源,秦汉律及后世封建法典在篇章结构、编纂体例、内容实质等方面都深受《法经》影响。综上所述,D答案的表述不准确。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

主题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主题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三: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 * * 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