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为窗体上的控件设置Tab键的顺序,应选择属性表中的 ______。A.格式选项卡 B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为窗体上的控件设置Tab键的顺序,应选择属性表中的 ______。

A.格式选项卡

B.数据选项卡

C.事件选项卡

D.其他选项卡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227/906d2f221ece73d7a554a006c9d8497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鞋说

我曾把鞋子说成是“臭脚的容器”,这看来是不对的。应该说,它是“人生的容器”。要知道除开睡眠时间,人剩下的时间大多是在鞋上度过的。随着昼夜交替,人交替着把自己搁在床上,装进鞋里。

鞋子因脚与土地的长期较量而出现,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鞋”这个汉字造得有点意思,右边两个“土”相叠,鞋底是“土”。鞋面也是“土”。它真正是一路风尘。帽子虽高高地戴在头上。但它的重要性远不及鞋子。人可以不要帽子,却不可不穿鞋子。漫漫人生路上,会踏上多少刺脚的荆棘、硌脚的石块、烂脚的秽物?没有鞋子,人就是有一双铁打的脚板。也受不了刺、硌、蚀的摧残。鞋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帮助易伤的脚征服了路的漫长和崎岖。

鞋子因实用而存在,但它的存在已不具有形而下的意义。

对一个生命的祝福,往往少不了鞋子。乡村至今还有这样的风俗:凡小孩做满月、做周岁、做十岁。或是成人做寿等,送礼的至少要备一双鞋。那意思是祝福人家顺利、健康地走向新的人生里程。十岁那年的生日,我收到很多的礼物,但最中意的还是二娘送的一双黑帆布胶鞋。它是那么合脚、那么软和,穿着它走路,欢喜得让人连蹦带跳的。这让我今天想起来,还感到有一股生命祝福的深意在涌动。

过去的女性精于女工,但只有与你最亲密的女性才会为你做鞋。她大多是母亲、妻子或情人。常忆起儿时的冬夜,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她用顶针使劲地将针顶过厚鞋底,再用钳子夹住那露出的针尖将它拔出来,随后用手拉着针眼后的白线不停地抽。抽一截刺啦一声响。我在这断断续续的响声中渐渐睡去。次日一早,枕畔或许就卧着一双新鞋。鞋里装满了母爱的温暖。

“ * * ”时期,在村前那条碎石铺成的公路上,经常有所谓的黑帮分子被游斗。造反派不让他们穿鞋,让他们把两只鞋用绳子系了,挂在脖子上,扎脚的石粒刺得他们直蹦高,路上留下一串鲜红的血迹。

那些造反派还一个劲地在身后推搡。那是一种怎样的人间折磨!德国曾经有一个展览,里面有幅黑人抱着流血的赤脚痛苦万状的照片。一个叫弗里茨的人当众流下了眼泪,他办起修鞋店,建了捐鞋台——带动德国人逐年向非洲捐鞋。从对裸足受难人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检测出这个人的善恶。要知道,鞋的有无关乎幸福与痛苦,鞋的予夺见出大爱与大恶。

鞋与脚还有一个合与不合的问题。鞋子最重要的品质不在美观,不在耐穿,而在合脚。鞋子合脚,人才能在人生路上迈开大步。鞋松不得,松了会不跟脚;也紧不得,紧了会不养脚。跟脚,养脚,才算得合脚。脚与鞋要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才能达到“合”的极致。乡下人常言,三天穿不上是一双好鞋,三天穿得上是双草鞋。鞋子开始是要紧一些的,需用鞋拔子帮忙,才能勉强把人的脚装进鞋子里去,三天不舒服过后。就很跟脚、养脚了。现在不少城里女性只讲时髦、漂亮,不讲跟脚、养脚,彻底违背了人类穿鞋子的初衷,结果往往自虐如受刑,这真令人叹息。

鞋子是否合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人穿有形的鞋,也穿无形的鞋,人与鞋的关系可以上升到哲学层次。

当第一双鞋子穿在远古初民的脚上,人类就再也离不开鞋子了。从襁褓中那种底部塞满棉花的软鞋到能让人穿着行走的草鞋、布鞋、胶鞋、塑料鞋、皮鞋等样式的鞋,早已形成一个完整系列。鞋陪伴人的一生。陪伴每个人走过或平坦或泥泞的征程,走过希望的田野,也走过失败的麦城。各式各样的鞋负载着我们的生命,如同接力一般.把我们送抵一个个的人生驿站。“人生能著几两屐”是谢灵运说的话,意在劝导人们寄情山水。我们何尝不能把这句话视为对人生的警戒?流光不驻,生年有限,我们不能辜负了那些珍惜我们生命的鞋。

(2008年10月19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

小题1:作者在文中阐述了鞋除了实用意外的哪些意义?(4分)

小题2:分析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作者为什么把鞋说成是“人生的容器”?

(2)“无形的鞋”指的是什么?应当怎样处理与“无形的鞋”的关系?

小题3:文章第五段写到了母亲在等下纳鞋底的情景,请具体分析这一段描写的表达特色。(6分)

小题4:作者在文末引用谢灵运的话并抒发了一番感慨,对此应如何理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1)某化学小组用火柴、蜡烛、大理石、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假设1有可燃物,假设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假设3与空气接触.

[设计实验]请在下表中根据假设,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完成探究实验.

验证实 验对 比 实 验
假设1______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假设2______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假设3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____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请用下列选项填空:若用扇子扇炉火,炉火不会熄灭,且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用扇予扇然着的蜡烛,烛火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未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开始的。那时,美国刚  刚获得独立。担负这次通商的是一艘原在海军服役的帆船,改装后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含有对中国皇室尊重之意。早期对华贸易使美国迅速积累了经济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帮助美国打破了英、法、西等国的封锁和半封锁。

——百度百科“中国皇后号”

(l)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中国开始贸易的特点有哪些?(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4分)

材料二 在大多数当代问题上,两国合作充分,它们缺少的是一个总体上的互动理念。冷战期间,共同的对手发挥了纽带作用。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避免美中冷战》

(2)材料二中所说中美两国“共同的对手”是谁?(2分)它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 双方认为,21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中关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

——《中关联合声明》(2009年1月17日)

(3)中美两国面临哪些共同挑战?(2分)推动两国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原因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