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以下关于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内力调整,何项说法不正确?() A.抗震设计时,框架一剪力墙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以下关于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内力调整,何项说法不正确?()

A.抗震设计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各层框架总剪力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标准值的20%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不必调整

B.抗风设计时,板柱一剪力墙结构中各层板柱部分尚应能承担不小于20%相应方向该层承担的地震剪力,各层简体或剪力墙相应方向该层承担的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可不调整

C.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的最大值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10%时,各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应增大到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15%,其各层核心筒墙体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且不大于基底剪力。墙体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后采用,已为特一级的可不再提高

D.抗震设计时,框架一核心筒混合结构中的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标准值的20%但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10%时,应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框架部分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进行调整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高规》第8.1.4条第1款,选项A说法正确;根据《高规》第9.1.11条第2款,选项C说法正确;根据《高规》第11.1.6条及第9.1.11条第3款,选项D说法正确,选项A、C、D均为错误答案。

根据《高规》第8.1.10条,选项B说法错误,为正确答案。

[点评] 对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如果各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则框架地震剪力可不进行调整;否则,应按本条的规定调整框架柱及与之相连的框架梁的剪力和弯矩。

设计恰当时,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可以形成外周框架与核心筒协同工作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实际工程中,由于外周框架柱的柱距过大、梁高过小,造成其刚度过低、核心筒刚度过高,结构底部剪力主要由核心筒承担。这种情况,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核心筒墙体可能损伤严重,经内力重分布后,外周框架会承担较大的地震作用。因此,《高规》第9.1.11条规定:抗震设计时,简体结构的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框架部分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的最大值不宜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0%。

②当框架部分分配的地震剪力标准值的最大值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0%时,各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应增大到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5%;此时,各层核心筒墙体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1,但可不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墙体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后采用,已为特一级的可不再提高。

③当框架部分分配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20%,但其最大值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0%时,应按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20%和框架部分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中最大值的1.5倍二者的较小值进行调整。

按本条第2款或第3款调整框架柱的地震剪力后,框架柱端弯矩及与之相连的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应进行相应调整。

有加强层时,本条框架部分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的最大值不应包括加强层及其上、下层的框架剪力。

(3)在地震作用下,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中,由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侧刚度较钢框架大很多,因而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地震力,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墙体在达到本规程限定的变形时,有些部位的墙体已经开裂,此时钢框架尚处于弹性阶段,地震作用在核心筒墙体和钢框架之间会进行再分配,钢框架承受的地震力会增加,而且钢框架是重要的承重构件,它的破坏和竖向承载力降低将会危及房屋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钢框架承受的地震力进行调整,以使钢框架能适应强地震时大变形且保有一定的安全度。《高规》第11.1.6条规定:混合结构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应符合《高规》第9.1.11条的规定。

应当指出:按第9.1.11条的规定调整后,一般情况下15%的结构底部剪力较钢框架分配的楼层最大剪力的1.5倍大,故钢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可采用与型钢混凝土框架相同的方式进行调整。

(4)《高规》第8.1.10条规定:

抗风设计时,板柱一剪力墙结构中各层简体或剪力墙应能承担不小于80%相应方向该层承担的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抗震设计时,应能承担各层全部相应方向该层承担的地震剪力,而各层板柱部分尚应能承担不小于20%相应方向该层承担的地震剪力,且应符合有关抗震构造要求。

2010版《高规》增加了抗风设计时内力调整的要求,目的是提高板柱一剪力墙结构在房屋最大适用高度,提高后结构抵抗水平力(风荷载)的能力。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背景: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建一个石化项目的通风空调工程与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项目包括:地下车库排风兼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设备配电系统、动设备安装、静设备安装。该项目的所有施工内容及系统试运行已完毕,在进行竣工验收的同时,整理竣工资料与竣工图。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查情况如下:采用的国家标准为现行有效版本。预检记录齐全,其中2份的签名使用了圆珠笔。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及施工日志的相关审批手续及内容齐全、有效。预检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设备试运行记录、文件收发记录内容准确、齐全。检查中发现缺少2个编号的设计变更资料。工程洽商记录中仅有这样的描述:将三层会议室的VAV4改为VAVl+VAV2。各种记录的编号齐全、有效。 

动设备安装工程检查发现垫铁组放在地脚螺栓的中间,相邻两垫铁组的距离较大,有的机泵纵向两地脚螺栓孔间距超过lm,中间没有垫铁。 

上述检查情况中存在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