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建设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和( )阶段。A.工程预测 B.工程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对建设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和( )阶段。

A.工程预测

B.工程设计

C.工程施工

D.工程完工

答案: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正夔[注]一足,乎——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之——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也——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打水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闻而审,为福矣——三人行,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鲍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

C.有闻传之者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问于丁氏——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查。

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