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造成( )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造成( )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A.上地、森林

B.草原、水

C.矿产、渔业

D.野生动植物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215/9f4cae4aabb885358e353ec9f485c2b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解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对风的认识,更多的是止于它的破坏力,至于说到对风的利用,只好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了。

1978年的夏天,在加利福尼亚的海滩上,绿色和平国际的前总干事斯蒂文•索耶和他的朋友立起了一只实验用的风力发电机,居然使风能成为世界上成长最快的能源之一。在过去的20年里,风电平均每年以约30%的速度增长。截至2004年底,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总和为4602.8万千瓦。其中德国名列榜首,总装机容量1650万千瓦;美国第二,总装机容量680万千瓦。风力发电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风电这个词在很多国家是能源领域具有“越前意识”的代名词。尽管在电力专家眼里尚无任何一种能源利用方式是纯粹环保的,比如说,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污染空气,核电站的核废料存在安全隐患,水力发电影响渔业,风力发电则会影响到鸟类的生存,等等。但在环保主义者眼中,风能发电堪称是近乎完美的能源利用方式了,它不存在任何污染,可以大量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欧洲风能协会2005年6月30日发布的《风力12》报告,到2020年,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预计可以达到1250百万千瓦,风力发电可占到全世界用电总量的20%。这个数字意味着全球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将减少110亿吨。从这个角度讲,风电的俗称“绿电”,确也名副其实。

如果说“绿电”的概念还只是停留在环保的层面,对风能的另一个特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是可以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的。同油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风能资源丰富且不受储量的限制,特别是在当今油价飞涨、全球性能源危机凸显的时代,这一特点更显出其独特的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把风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地位。据透露,欧盟的风电产业政策已经出台,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风电产业配套政策甚至已经做到了2050年。

在风电发展的20多年里,价格偏高一直使它饱受反对者的抨击。另外,风电还存在着性能、市场不稳定等因素。目前,风力发电在各国电力来源中所占比例很低,即使在比例最高的丹麦,也不过占到20%,德国大约是6%,美国只有1%。至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0.14%,至今也没有跨过产业化这道坎儿。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还不够成熟,它的产业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和应用,的确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这样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能源战略安全的能源方式,除了政府的鼓励引导、专家和业界的努力,目前更需要人们的耐心和信心。

(选自2005年8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对风能发电优势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风能发电既不污染空气,又无安全隐患。

B.从环保的角度看,风能发电是最完美的能源利用方式。

C.风能发电可以大量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D.风能不受储量限制,从战略上看,它是最新的替代能源之一。小题2:造成“风力发电在各国电力来源中所占比例很低”的原因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   )

A.各国还没能将风力发电产业化。

B.风力发电因价格偏高而受到反对者的抨击。

C.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还只是起步阶段,技术与市场还不够成熟。

D.各国人民对风力发电还缺乏耐心和信心。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世界风力发电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丹麦。

B.风能发电是目前惟一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能源战略安全的能源方式。

C.欧盟出台风电产业政策,是他们千方百计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的结果。

D.当风力发电占到全世界发电量12%时,全球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110亿吨。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女,34岁)吸毒后帮助顾某(男,19岁) * * 淫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 * * 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在抢夺妇女张某的挎包时对张某使用暴力,应当构成转化型的抢劫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