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______与羞愤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______与羞愤。有的人讲话内容______,时机也对,但对象不够成熟,讲得再多也______。对不同的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尴尬 精辟 徒劳无益
B.不齿 丰富 白费口舌
C.误解 透彻 无济于事
D.苦恼 鲜明 枉费心机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第一空后的“羞愤”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该与“羞愤”表达的意思相接近,感情色彩相一致,由此即可排除BC两项,“不齿”和“误解”都是表达当事人对建言的一种态度,而不是讲自己的主观感受。第二空对比“精辟”和“鲜明”,“鲜明”多用来修饰立场、观点等,用在此处不能体现出讲话内容的价值。排除D项。故本题选A。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一位同学在探究影响落体运动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四个小实验:

实验(1):让一张纸片和一枚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

实验(2):让两张相同纸片,一张揉成一团,一张摊开,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

实验(3):让小纸团与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

实验(4):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让小纸片、小纸团、小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

对上述四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中硬币与纸片同时落地

B.(2)中两者同时着地

C.(3)中硬币先着地

D.(4)中三者同时落地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张某2009年1月在提供了5000元保证金后开始到甲公司上班,但是一直到2009年3月,甲公司才与其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工作期间,甲公司多次安排张某加班,但均未支付加班费。2009年4月甲公司打算解除其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双方就此发生了争议。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不合法的是( )。

A.合同期限为两年,试用期为3个月

B.试用期工资为转正后工资的80%

C.鉴于张某的工作会接触大量公司的商业秘密,合同终止后3年内,张某不得到甲公司的竞争对手工作,此期间甲公司逐月支付张某补偿金

D.如果张某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甲公司有权在额外支付张某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必提前通知张某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