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华(花)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这三者是怎么成为同义语的中国人的根、源在哪里经过了半个多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华(花)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这三者是怎么成为同义语的中国人的根、源在哪里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考古学者对于这两个问题总算找到了解答的钥匙。 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的区系:一个是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形成、出现的时间距今约有六七千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都有自己的“根”,也都有自己的标志。仰韶文化的一种标志是玫瑰花 (枝、叶、蕾和花或仅花冠),而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仅是龙鳞。 花(华)和龙最早分别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华山脚下和燕山之北,其“根”的生长期则可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二者出现的时间相近,条件相似。这样的事实意味着东亚大陆上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华山脚下的玫瑰与燕山以北的龙在桑乾河上游(河北、山西北部)对接。二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西部)发现的。近年来那里发现了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其中有玉雕猪龙人、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这些距今不晚于五千年。玉雕猪龙放在男性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配置在积石冢四周——以龙和花(华)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结合成了共同体,进发出文明的“火花”。 距今四五千年,以晋南襄汾为中心的“陶寺”遗址所代表的古文化,人们已经使用大石磬与鳄鱼皮鼓随葬,这反映出社会发展到了比红山文化更高的阶段。他们使用具有明显特征的器物群,包括源于仰韶文化的小口底尖的罐,也包括源于红山文化的朱绘龙纹陶盘,还包括长江下游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一种“L”形石推刀。这反映出他们的文化面貌已具有从燕山以北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 史书记载,夏代以前有尧、舜、禹,他们的生活中心在晋南一带。“中国”一词的出现也正在此时,所以史称舜即位要“之(到)中国”。后人解释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由此可见“中国”一词最初指的是晋南的一块地方,即“帝王所都”。而中原仰韶文化的花(华)和北方红山文化的龙,甚至江南的古文化都相聚于此,这倒很像车辐聚于车毂,而不像光、热等向四周放射。这样,我们所讲的“中国”一词就把“龙”和“华”总揽到了一处。距今四千至两千年间,经历了夏、商、周三个王朝,到秦实现统一。《史记》说:“秦以兵灭六国,并中国。”这个“中国”不同于舜之中国的那个“中国”,从词义上讲,已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没有什么不同了。

第五段主要说明了()。

A.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文化面貌

B.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文化的性质

C..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文化的发展

D.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文化的综合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213/985b53589b75005763b3a7e7360d8ca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解析: 100%-(30%+25%+26%)=19%。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女性患者,36岁,反复出现下肢水肿,蛋白尿3年,一直服用泼尼松30mg/d治疗,最近3天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咳嗽,住院发现双下肢膝以下高度水肿,尿蛋白(++++),红细胞0~3/HP,并加大泼尼松至60mg/d,晨顿服,且加用环磷酰胺0.2g,静脉点滴,隔日1次,进院后第4天患者感尿频、尿急、尿痛,查尿常规:白细胞(+++),加用头孢唑林(先锋V号)静脉滴注,第5天出现水肿加重,尿量300ml/d,尿素氮20mmol/L,血肌酐987mmol/L,并有心悸、气促感,查体心率110次/分,双肺湿啰音,BP165/110mmHg,即做紧急血透,血透3小时后气促好转,水肿缓解,但回病房后排出红色尿100ml,镜检红细胞(+++),为均一型血尿。

该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出现的原因是()。

A.肾小球疾病引起

B.肾小球疾病合并尿路感染

C.与长期使用泼尼松有关

D.与使用环磷酰胺有关

E.肺部感染波及尿路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