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叙述年修降温降压的操作过程。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叙述年修降温降压的操作过程。

答案:

参考答案:

1、干熄炉在库量控制在150吨左右。干熄焦开始降负荷操作时,记录并通知厂调度室开始降温降压时间。

2、在停止装焦的初期,应尽量保持外送主蒸汽的温度、压力。降负荷在8小时内缓慢进行,不可对排焦量和循环风量作大幅增减。

3、主蒸汽不满足外供使用时,立即关闭主蒸汽截断阀及旁路阀。

4、缓慢关闭主蒸汽切断阀及旁通阀,同步缓慢打开放散电动阀,放散开度根据汽包的压力确定,并打开其后疏水阀。主蒸汽切断阀及旁路阀关闭后,打开其后疏水阀。

5、关闭主蒸汽切断阀后,可通过蒸汽放散阀开度及锅炉入口温度来控制汽包压力。

6、根据T6温度的变化,先逐渐减小排焦量,再逐渐减小循环风量。

7、干熄炉内的最终料位降到斜道口下约1m停止排焦,利于检查斜道口。

8、在降低负荷的过程中注意对锅炉系统的控制,当自动控制不能进行时倒用手动进行控制。

9、解除如下连锁保护装置

(1)锅炉汽包水位HH及LL(2)主蒸汽温度HH及LL(3)循环水量LL

(4)除氧器水位HH及LL(5)循环风机与锅炉给水泵之间的联锁。

10、根据循环系统内部气体成分及锅炉的入口温度决定中栓的开度,通入N2量控制环气体可燃成份含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11、预存段压力控制在-50~100PA。

12、中央风道挡板开度为90%左右,周边风道挡板开度为30%左右。

(1)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可采用缓慢降低循环风量、减少N2充入量调控。

(2)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可采用缓慢提高循环风量、增加N2充入量调控。

13、随着蒸发量的减少,相应对锅炉系统各运行设备及控制方式进行调整:

(A)汽包内饱和水汽温度下降速度不得超过50℃/h(以汽包壁为准)。

(B、)当排焦装置停止运行后,每小时一次水质化验,根据化验的结果间断向炉内加药进行调整。

(C)随着锅炉入口温度的降低,主蒸汽温度及压力也随之降低,此时可将主蒸汽压力调节阀全开,用主蒸汽放散阀控制汽包压力。

(D、)为避免温度降低过快,将减温水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若发现减温器前后蒸汽温度相差较大,则将调节阀前后手动阀全部关闭。

(e)当锅炉压力低于除氧给水泵出口压力时可以进行套水作业,加速冷却。

(f)当不能连续进行锅炉给水时,应停止除氧器运行,即逐渐降低除氧器压力、温度,降温幅度以10℃/h为准,直到除氧器的低压蒸汽自动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之后关闭其前后手动阀。

14、现场手动将炉盖打开确认干熄炉内的焦炭。若确认焦炭完全熄灭后,将充N2阀关闭。

15、当系统压力低于0.3MPA后,对各点进行疏水,保持蒸汽的流动及避免系统内部积水腐蚀。

16、当T5达到目标温度(50℃)时进行气体检测(CO≤50PPm、O2≥18%)。合格后停循环风机、强制循环泵充入N2或压缩空气各吹扫口的运行。

17、温度控制按年修降温曲线进行,每半时记录一次。

18、降温注意事项

1、在降温的全过程中要力求作到全系统均衡降温。即T2、T3、T4、T5同步降温,减少因温差过大对耐火砌体的破坏。

2、现场排焦时,要在运焦皮带处确认无红焦排出。

3、间断排焦过程中要提前与筛焦操作室联系后才可开机,避免发生堵焦事故。

4、锅炉汽包压力降到“0”前,要充分考虑蒸汽的流动,避免蒸汽停滞对系统降温造成影响,做好各系统的疏水操作。

5、确认干熄炉内焦炭全部熄灭后,可以导入空气,确认时注意安全。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某企业2001年按规定的时间向税务机关进行了纳税申报,并缴纳了当年的营业税和所得税。该企业纳税申报有关资料如下:该企业1999年营业收入为1458000元,营业支出为 1272000元,缴纳的营业税为72900元,缴纳的所得税为37323元,2002年,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有通过虚开发票等手段,隐瞒实际收入和支出的情况。经查实,该企业2001年实际收入为1638000元,营业支出126000元。该企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 5%。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分析该企业在税收上属何种行为应如何进行处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