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汽轮机甩负荷后转速上升,但未引起危急保安器动作即为甩负荷试验合格。

题型:判断题

题目:

汽轮机甩负荷后转速上升,但未引起危急保安器动作即为甩负荷试验合格。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117/38dafc253715fdd84921922c555337b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现场核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需出示介绍信或现场核查证等有效证件。现场核查人员少于2人或者未出示证件的,被核查金融机构有权拒绝。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对于物种灭绝人类无能为力

B.物种的数量如此巨大,所以我们不必杞人忧天

C.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在短期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样性,但是灾变过后新的物种又在生成,使物种多样性重新增加

D.人类新发现物种数量超过灭绝或者濒危物种数量,所以对生物多样性应持乐观态度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山东出土了一件龙山文化时期的空足白陶。它的基本器型特点是,有一个从颈部向上延伸的长而大的流,有两前一后三个中空的足,还有一个连接颈部与后足的把手。流,本来指水道,引申指容器内液体倒出时所经由的嘴,是一种在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的工艺。流的功用,是能比较方便地把液态的东西倒进某处。不过,仰韶文化时期的流都是横出的,不像这件从颈部延伸出来。这件陶器的口部没有盖子,如果用来盛酒或其他散发气味的液体,气味就容易[ 1 ],据此可以岁啶它是盛水的器物。陶器上有三个中空足,这种中空足出现的时代要比实心足晚得多,最初是为煮饭的鼎设计的,目的是扩大受热的面积,节省薪柴的用费,后来才应用在烧水的陶器上。在扩大受热面积以后,出于减少整体热量损失的考虑,人们又渐渐缩小陶器的口部,以至于形成明显的器身与颈部之分;同时为了方便倾倒,就延伸口部成流,最终成为这件陶器的长直筒形式。

在古代,人们一直饮用河中井中的生水,5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人们却已经用火来烧水,这意味着什么呢把水烧沸,就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今天,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在古代,却应该视之为一种[2]性的观念。这类陶常普遍发现于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普遍用它烧开水,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

很多动物有天然的本能,知道利用某些植物可以治疗身体创伤。同样,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能够有意识地采用草药敷治某些外伤。这是因为常见的外伤病症清楚,借助经验就可以判断并进行治疗。但如果是内科疾病,看不见摸不着,远古的人们难以找到发病的原因,就无法对症下药。一般认为,只有当人们对内科疾病有了认识,并能遵循二定的方针治疗时,才可以说该时代已经有了医学的萌芽。对饮水进行消毒不属于外科的范围,是预防内科疾病的行为,因此似乎可以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萌芽

后来,陶的口被人们封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管状流,最终为一种称为“”的新器型所取代。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就再也见不到类似空足白陶的器物了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的流从颈部向上延伸出来,与横出的流相比,虽器型有别,但功用相同

B.从实心足到中空足,是为了扩大受热面积,从横出的流到小小的管状流,也是如此

C.蚕取代陶在保温、防尘,以及防止气味逸失等性能方面有一定的改善

D.仰韶文化时期的流大部分是横出的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