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简述“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简述“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答案:

参考答案:

①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②实际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

1.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有一定的媒介如电视、报纸、网络等;

如边远山区媒介资源的缺乏;农村网络媒介的普及不足

2.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如农民之于电视等

③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如电视剧、法制类、体育类、经济类节目等。

④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⑤无论满足与否,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改变对媒及的期待。

受众调查的必要性,不断改进传播效果,避免恶性循环。(如对农村受众媒介使用与满足状况的调查(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可印证和发展该理论))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2年5月4日,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及孙女乔婷娇发出倡议书,让救助泰安“好妈妈”王玉萍的爱心接力在全国各地网友中迅速传播开来,,演绎了一个新时期。

材料二: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的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而在7分钟内竟有18名路人不闻不问,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仲兴认为,小悦悦事件反映出的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事情,见死不救的过路人应该遭到道德谴责。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有关知识,以《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要求:(1)紧扣材料;(2)观点正确;(3)联系实际;(4)语言通顺;(5)字数在3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联盟的威胁加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上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和平,它可以在天下中投下举足重轻的砝码。

——联邦德国 * * 阿登纳

材料三 1967年,三个机构和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四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天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2)从材料三欧共体的建立到材料四欧盟的成立,反映了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是什么?(2分)

(3)欧共体的成长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