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因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停课的学校托幼机构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因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停课的学校托幼机构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天。

A、7

B、10

C、14

D、20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104/c9b664873ec1ed4dc4e2e3af8a8c7c4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陶瓷型铸造.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说明文阅读(共8分)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通车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B.目前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C.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中国不可能达到西方国家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

D.普及电动车能有效缓解能源的制约。小题2:对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B.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

C.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D.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小题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在日本,虽然汽车普及率很高,但东京等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人们普遍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车族”倾向于少开车或不开车,尽量选择附近的商店购物,以致远离住宅区的大型商业设施的经营者惊呼“‘汽车社会’在日本消失了”。其实,汽车社会在日本并没有消失,只是提高了开车出门的门槛,降低了以拥有豪车显摆身份的兴趣。美国、日本这些汽车社会“先行国家”的新动向,值得中国深思。

(1)汽车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麻烦与不便?请列举两项。(2分)

(2)参考美国、日本等汽车社会“先行国家”的新做法,结合我国实际,请你提一条能有效缓解汽车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矛盾的合理化建议。(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