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以下关于PTN的说法正确的是().A、PTN支持的ATM业务处理接口有STM-1、E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以下关于PTN的说法正确的是().

A、PTN支持的ATM业务处理接口有STM-1、E1、通道化STM-1。

B、PTN支持的TDM业务处理接口有E1、通道化STM-1。

C、对于以太业务PTN产品在网络侧可以不经PW、tunnel封装,直接封装MAC转发。

D、对于所有业务PTN产品在网络侧都必须经PW、tunnel封装才能转发。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101/f444f107329cf332c02ff44904ef4fc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在(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威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

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择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

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 * * 衙门正式成立。 * * 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 * * 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 * * 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 * * 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 * * 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9分)并做简要评价(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