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101/7d5f4c64450f1f3fd3043d5b53bc882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三 “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一….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刭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2分)

(3) 据材料三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4分)

(4)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2分)

查看答案
题型:计算题

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图所示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在“发力”阶段,运动员对杠铃施加恒力作用,使杠铃竖直向上作匀加速运动;然后运动员停止发力,杠铃继续向上运动,当运动员处于“下蹲支撑”处时,杠铃的速度恰好为零.从运动员开始“发力”到“下蹲支撑”处的整个过程历时0.8s,杠铃升高0.6m,该杠铃的质量为150kg.(g取10m/s2) 求:

小题1:杠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加速时的加速度?

小题2:运动员发力时,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