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 谐

题型:综合题

题目: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

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请回答:(11分)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分)

(2)17、18世纪的欧洲,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一些思想家为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提出了一整套构想。请写出启蒙运动的主要理论成果。(3分)

(3)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作出过哪些正确探索?(3分)

答案:

(1)核心内容:主张“仁”,“仁者,爱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德治民,维护统治秩序(3分)。进步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2分)

(2)天赋 * * 学说,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学说,三权分立学说等。(3分,写出其中任意三项即可得3分)。

(3)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956年,毛 * * 作《论十大关系》报告,要求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7年,毛 * * 提出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分,写出其中任意三项即可得6分)

本题考查热点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只要基础知识扎实,此题难度不大。第(1)问中的进步意义要结合孔子所处的社会背景作答。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春秋时期,社会剧变;社会矛盾尖锐;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由此可知其意义就是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第(2)(3)问考查记忆,且答案具有开放性,要认真审题。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