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

题型:论述题

题目: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中国传统社会崇尚诚信,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其内涵与时俱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诚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材料二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近年来,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的哲学依据。(12分)

答案:

(1)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诚信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诚信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诚信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诚信的时代内涵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经济的发展。

⑤诚信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备注:答出上述任意3点就可得满分9分。)

(2)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分)。

②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社会的条件下,必须树立诚信观念。(3分)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诚信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3分)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加强诚信建设实现和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d.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必然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诚信观念,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混乱,扰乱市场秩序。(3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在分析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时,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说明。首先可以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诚信意识;其次可以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再次可以从“诚信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对人的发展的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2)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回答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再次在回答第二小问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考生在回答时,可以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角度、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说明。

试题推荐
题型:不定项选择

伍清是A市F区人,于1997年与A市H区人王红登记结婚,二人婚后居住在A市Z区。 2000年3月,王红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A市W区服刑。2002年6月,伍清以感情不和为由起诉离婚。二人没有子女。一审法院受理后,经审理判决双方离婚,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配。王红收到离婚判决书后,在法定期限内向A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诉,对财产分配判决不服;并提出伍清占有一套属于她的名贵瓷器,该瓷器是王红祖父指名赠与她的,要求伍清归还。A市中院经审查受理了王红的上诉请求。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本案中的一审人民法院应当是:

A.A市F区人民法院

B.A市H区人民法院

C.A市Z区人民法院

D.A市W区人民法院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