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A.随机误差; B.过失误差; C.系统误差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下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A.随机误差;

B.过失误差;

C.系统误差

答案: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 * * 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 * * 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 * * 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受而之——舍:丢弃。

B.祸必不矣——振:拯救。

C.北于单于——购:联系。

D.不国家之大害——顾:考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夫秦王之暴 ②愿太子疾遣樊 * * 入匈奴灭口

B.①秦将樊於期得罪秦王 ②南连齐、楚,北购单于

C.①太子受而舍 ②太傅计,旷日弥久

D.①造祸求福 ②此所谓“资怨助祸”矣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鞠武反对太子收留樊於期理由的一项是(     )

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②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

③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④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

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⑥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并让他住下来,这引起了鞠武的恐慌。

B.鞠武希望快把樊 * * 送到匈奴,以消除秦国攻打燕国的借口,并联结齐、楚、匈奴对付秦国。

C.太子丹认为鞠武的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迂阔而不近于事情,于是留下樊於期共谋抵抗秦国的方法。

D.鞠武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炭上一下子就烧光了作为比喻,说明太子丹的做法无异于引火烧身。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 * * 之所在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