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存期内采用逐笔计息法,按()日挂牌公告的相应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存期内采用逐笔计息法,按()日挂牌公告的相应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A.支取

B.销户

C.存入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008/db6c9c70223b29ac160e7839b864b1f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企业的要素投入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情形:规模报酬递增:产出增加的幅度超过要素增加的幅度规模报酬不变:产出增加的幅度等于要素增加的幅度规模报酬递减:产出增加的幅度小于要...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赈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千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隋书·李士谦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之坐,终日不倦。危:高。

B.债了矣,勿为念也。幸:希望。

C.我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曹:辈,可译为“们”。

D.事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寝:息,止,可译为“搁置”。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士谦“以振施为务”的一组是

①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

②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③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④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

⑤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⑥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士谦学识渊博却淡薄名利。让他做员外郎,并被推举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找借口推辞了。隋朝建立后,一直没做官。

B.李士谦因为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不曾喝过酒吃过肉。他非常节俭,即使亲朋好友来到家中,也只用黍米招待。

C.李士谦乐善好施,使“分财不均,至相阋讼”的兄弟“愧惧”、“推让”而成善人。

D.李士谦在族人眼中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也很高,故去时有上万人为他送葬。小题4:(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3分)

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