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使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高、精、尖的媒体

B、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课件就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C、信息技术水平高的老师一定能上好“整合”课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1005/02ebda18fd6517cda8cb719f86cddc4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中控显示开度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某校九年级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2分)

【迈入新时代】

材料一:新中国1952-1966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 (见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一例中国在时期I的取得的成就(1953-----1957年)(1分)。举出一例中国在时期II中国国防事业(1959-------196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3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民族大团结】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 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2)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重大举措?(1分)

【国际新形象】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件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四件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第五件打破西方封锁斯中国的坚冰第六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第七件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第八件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九件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第十件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材料四: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

(3)材料三中第九件大事“‘和谐世界’理念”你是怎样理解的?(1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依然存在看“不和谐”的因索,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4)依据材料三、四,分析1978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进行“变化和改革”的?(2分)

【强国党领导】

(5)综合上述探究,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中 * * 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党已为我们描绘了新时期的发展蓝图,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2分)

查看答案
题型:多选题

下面关于物体惯性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物体受的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力越大,则惯性越大

C.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

D.材料不同、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虽然有的容易推动,有的难以推动,但它们的惯性是一样大的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