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平面铣削采用多次走刀时,两刀之间的切削宽度为步距,一般按()*D〔直径〕来计算确定。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平面铣削采用多次走刀时,两刀之间的切削宽度为步距,一般按()*D〔直径〕来计算确定。

A、1

B、0.5

C、0.6~0.9

D、1.2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925/24df659cb88114307625f7d3ee5c515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

试题推荐
题型:解答题

毕节市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A类是固定用户:先缴50元基础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话费0.4元;B类是“神州行”用户:使用者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会话费0.6元(这里均指市内通话)。如果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为x分钟,分别设A类和B类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为y1元和y2元。

(1)分别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用户选择A类不吃亏?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用户选择B类不吃亏?

(3)若某人预计使用话费150元,他应选择哪种方式合算?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凡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

——《大唐六典》

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

——《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三: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明史·食货志》

材料四: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统谓之地丁银。

——《清史稿》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赋税制度有哪些进步性?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