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男,12岁。患者有奶瓶喂养史。凹面型,上下第二磨牙已萌出,前牙反。针对该患者,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患者,男,12岁。患者有奶瓶喂养史。凹面型,上下第二磨牙已萌出,前牙反。针对该患者,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患者父亲或母亲的面型也可能是凹面型

B.患者反是由于幼时使用奶瓶喂养的不良姿势引起的

C.患者父亲或母亲的面型也一定是凹面型

D.患者父亲或母亲的面型不一定是凹面型,但前牙一定是反

E.患者反的形成,是由于幼儿可能存在的其他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912/ede6b8b2b6e6dfb56cbb1c7174d903d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型题

男孩,8岁。因发热7d于8月份入院。体检:表情淡漠,躯干部散在数枚淡红色斑丘疹,咽不红,颈部淋巴结数枚,黄豆大小,心肺无异常,腹胀,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109/L,中性60%,淋巴细胞34%,异型淋巴细胞8%,ALT70u/L,AST60u/L,2d前肥达氏试验阴性。

[假设信息]如果肥达氏试验结果为O1:40,H1:80,结合病史你如何解释()

A.可诊断为伤寒

B.为回忆反应

C.可排除伤寒诊断

D.伤寒病程早期,可继续随访

E.为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查看答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模型图,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斜轨道面上的A、B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D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小车(视为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6,g= 10m/s2。问:

(1)若小车恰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韵最高点C,则在C点速度多大?PA距离多人?

(2)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3)若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15m/s,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