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按七大国际旅游地区划分,在产生客源方面居于第三位的() A.欧洲 B.非洲 C.美洲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按七大国际旅游地区划分,在产生客源方面居于第三位的()

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908/c8fc8bc04d7d2f2a4f630858dea1d88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过卷;双线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2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你才能拥有一种厚实的质地与底蕴。①就像花草的种子在穿越了沉重黑暗的泥土后,才能更好地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就像苍鹰在跌打下无数根羽毛后,才能锤炼出更为强健的翅膀。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才能拥有了花的芬芳、苍鹰的刚强。这样的成功,不仅会成就一个好的结果,更会成就一个人。

仿照文段中①处画线句,写一个句子。(要求:不能直接搬用文段中的句子)

示例:就像花草的种子在穿越了沉重黑暗的泥土后,才能更好地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就像                            ,才能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北方南方
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  94%
秦汉117(全国)1048.355.72  94%
魏晋南北朝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1167.73.851.9251.92590%
隋唐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1450.926.423.213.21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祥、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3分)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3分)

(3)你对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的可信度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