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女性,44岁。右拇指掌面基底部疼痛及弹响1年,加重2周。查体:该部位可扪及一小结节,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女性,44岁。右拇指掌面基底部疼痛及弹响1年,加重2周。查体:该部位可扪及一小结节,有压痛,伸屈拇指时可感到弹响。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腱鞘囊肿

B.皮样囊肿

C.神经瘤

D.狭窄性腱鞘炎

E.滑膜瘤

答案: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项为之_______________

(2)私作群鹤舞于空中_______________

(3)喷以烟 _______________

(4)果如鹤云端_______________

(5)余年幼,出神_______________

(6)数十_______________

(7)徐喷烟_______________

(8)丛草为林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C、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

D、鞭数十,驱之别院

4、翻译下列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这一举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马说》,回答7—11题。(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

(    )死于槽枥之间   ②且欲与常马(    )不可得

③执策而( )之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B.虽有千里能虽我死,有子存焉

C.不千里称也策之不其道

D.鸣之而不能通真无马邪?小题3:.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小题4:.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3分)

小题5:.有人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