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背景材料:将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c(H+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背景材料:

将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c(H+)最接近于()mol/L。

A.(10-8+10-10)/2

B.(10-8+10-10

C.(10-14-5×10-5

D.2×10-10

 

问题:

(1)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及原因。

(2)本题正确答案为____,解题思路为____。

答案:

参考答案:

(1)错误解答A。因为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的c(H+)分别为10-8mol/L、10mol/L,而且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因此混合后溶液的

错解原因:直接应用溶液中c(H+)来求解,忽略溶液中c(OH-)>c(H+)和c(OH-)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2)正确答案D。解题过程:由于碱溶液中的c(OH-)>c(H+),这就决定了不能用混合前溶液中的c(H+)直接求混合后溶液的c(H+),一定要先求出混合后溶液中c(OH-),再换算成混合后的c(H+)。根据水离子积常数知,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的c(OH-)分别为10-6mol/L和10-4mol/L,因此混合后溶液的c(OH-)=,可近似看作为。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混合后溶液的c(H+)=2×10-10mol/L,故正确答案选D。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