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简述低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简述低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答案:

参考答案:

(1)低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低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随缺钠程度而不同。一般无口渴感,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起立时容易晕倒等。当循环血量明显下降时,肾的滤过量相应减少,以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可出现神志淡漠、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和昏迷等。

根据缺钠程度,低渗性缺水可分为三度:轻度缺钠者血钠浓度在135mmol/L以下,病人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Na减少。中度缺钠者血钠浓度在130mmol/L以下,病人除有上述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重度缺钠者血钠浓度在120mmol/L以下,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

(2)低渗性缺水的治疗:积极处理致病原因;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液原则是:输注速度应先快后慢,总输入量应分次完成。每8~12h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测资料,调整输液计划。低渗性缺水的补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需补充的钠量(mmol)=[血钠的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重度缺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足血容量。晶体液(复方乳酸氯化钠溶液、等渗盐水)和胶体溶液(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和血浆)都可应用。晶体液的用量一般要比胶体液用量大2~3倍。然后可静脉滴注高渗盐水(一般为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输注高渗盐水时应严格控制滴速,每小时不应超过100~150ml。以后根据病情及血钠浓度再调整治疗方案。

在补充血容量和钠盐后,视病情纠正酸中毒和补钾。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