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男,37岁,农民,10月13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咳痰带血3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题目:

患者男,37岁,农民,10月13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咳痰带血3天。查体:神志清,眼结膜充血,腹股沟及腋下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质软、触痛阳性,腓肠肌压痛明显,双肺下野偶闻及细小水泡音。该患者既往身体健康,近期曾参加秋收。

该患者病原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A.奥司他韦

B.异烟肼

C.喹诺酮类

D.红霉素

E.青霉素

F.磷霉素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822/7e63c387bbc86c28bfbfc2ab2700982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消毒灭菌技术;免疲学技术;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消毒灭菌技术:由于微生物的消毒灭菌技术使婴儿避免了破伤风等细菌的感染,婴儿的成活率极大提高;免疲学技术:微生物免疫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象天花等...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从1840年到1901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五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中国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你对列强在中国哪一次所犯下的罪行感受最深?为什么?

                                                                                                                                                             

(3)从这部屈辱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据此,你认为中国革命的任务应该是什么?

                                                                                                                                                            

(4)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统治日趋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

    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是没有语言的,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一般是在具有国家的雏形的时候。文字起源于图画。最初是整幅画,这种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比如画一个人骑在马上,可以表示“人骑马”,也可以表示“骑马的人”;如果是一个外出的人寄回家的信,可以表示他在外面已经得了一匹马,或者希望家里人骑马去接他,或者别的什么意思。看得懂这种图画的意思,取决于看画人和画画人生活上的联系或者其他条件,与他们是否说同一种语言无关。这种图画有人管它叫“图画文字”,其实只是图画,不是文字。图画发展成文字,必然表现出这些特点:

①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

②许多抽象的意思得用转弯抹角的办法来表示,例如画一个人,再在他脚底下画一根地平线,表示“立”。

③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它们的顺序得依照语言里的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例如先画一个人,再画一面旗,再画一匹马,这就是“人骑马”;如果先画旗和马,再画人,那就是“骑马的人”。到了这个阶段后,为了便于书写,图形可大大简化(图案化、线条化、笔画化),丝毫不损害原来的意思。从形状上看,第二阶段的零碎图形和第一阶段的整幅画很相似,第三阶段的笔画化和象形文字生来的笔画化文字则纯粹是字形上的变化,实质完全相等。图画一旦变成文字,就和语言结下不解之缘。一个字,甚至是最象形的字,也必然要跟一定的字音相联系。这样,语言不同的人看不懂旗夹在一个人和一匹马中间是什么意思。文字发展到了这种“词的文字”之后,仍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纯粹表音的文字。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尽管文字起源于图画,但图画是与语言不相干的表意系统,只有在图画向语言靠拢,被语言吸收,成为语言的一种形式(用图形或笔画代替声音)之后,才成为真正的字。

古人先画一个“日”,表太阳,然后在下方画一个“一”,表地平线,结合起来表示“日出”。根据文意推断,这属于()。

 

A.图画文字

B.图形文字

C.笔画化文字

D.笔画化图形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