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针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两位老师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片段。请你分析哪一个教学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针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两位老师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片段。请你分析哪一个教学情境更好。

(一)师:一条河的两岸可以看成平行的直线,某人在岸边要驾驶船到对岸,请问,他应该选择在哪个位置到对岸,才能以最短的路径实现目的?

生:随便那个位置都可以,因为岸的一边上任意点到对岸的距离都相等。

师:为什么?

生:感觉。

师:这种感觉很好,但我们应该给予证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二)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面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当两直线相交时,我们采用角来刻画它们的“相交程度”。那么,如果两直线平行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呢?(师平行地拿两支笔进行远近移动)

生:距离。

师:什么意思?

生:你刚才在比划,给我们一个感觉,两平行直线有远和近的区别。

师:好,那么怎样刻画两直线的距离呢?

生甲:作任意一条直线与两直线都垂直,被它们所截得的线段长度都相等,这个长度我们就定义为两平行线的距离。

师:很好!但要说明怎么作任意直线与两直线都垂直,还有别的什么方法?

生乙:其实,两平行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可以定义为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师:很好!为了研究两平行直线的距离,我们可以选择甲和乙的办法,大家看,该选择哪个办法?

生丙:选择甲,因为点到点的距离最原始。

生丁:选择乙,因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也是通过点到点的距离来刻画的,如果能够得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少走弯路。

师:两位同学的构思都有道理,那么,我们就合二为一。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

……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820/b2b5a7d4c83b9bdad6631cb02200b80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