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配对题属于()试题类型。 A.应用性 B.探究性 C.客观性 D.开放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配对题属于()试题类型。

A.应用性

B.探究性

C.客观性

D.开放性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配对题、排序题等,故选C。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九年级的张强和李伟本是同学,张强个子大,身强体壮,经常欺负瘦弱的李伟,向李伟索要钱物,李伟不给就会遭到张强的打骂。终于,李伟忍无可忍,于2010年3月13日晚餐后,以请张强吃东西为由将他约到校外,两人见面后,李伟趁张强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向张强连刺数刀后逃走。结果,张强倒在血泊中,后被路人发现送到医院,却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将李伟抓获归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李伟刺死张强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后,张强和李伟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系列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避免悲剧重演。对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奴隶心态是怎样练成的?

狄马

  朋友有次外出返京没有买到票,只好求助于票贩子。票贩子每张票加价30元,很快将票送到朋友手中。朋友情不自禁地想:“其实票贩子也没什么。有了票贩子,出行方便多了。”

  因为“到车站买票”这样的信息对每个人都是对等的,它依据的是“先来后到”的原则。而现在,票贩子借助腐败的行业垄断制度买断了某一时段的全部车票,即车票由公开的售票口转到了个人手里。这时,乘客们除非集体“罢旅”,否则只能通过地下渠道和票贩子取得联系,它依据的则是“信息最灵者优先”和“钱最多者优先”的原则。但为什么朋友在那一刻不但没有感到愧疚,反而感到窃喜呢?不仅是窃喜,而且是由衷地表示感谢呢?为什么人性中的趋利避害原则轻而易举就战胜了正义原则呢?看哪!别人买不到,我竟然买到了。一种“幸免于难”的虚妄幸福使人一时忘记了自己也是受害者。这正应了鲁迅的话:“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这种“喜欢”实际上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具体体现。它的实质是通过泯灭自我,在内心确立一种牢不可破的主奴关系。这种主奴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奴隶心态。一个人一旦在内心确立了一种奴隶心态,那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包括人的尊严和生命。比如,我在车站买不到票,后来得知从票贩子那里可以搞到,我就很高兴,因为这背后潜藏的判断是,我本来就应该买不到票;等到见了票贩子,一问价钱,也就多加30元,同样很高兴,因为这背后潜藏的判断是,人家本来可以让我掏更多钱的;等到上火车时,列车员开始检票,她验过我的票,我上了火车,我就更高兴,因为这背后潜藏的判断是,票贩子本来是可以给我假票的。如果一个国家将土地、房产、交通、电信、能源、建筑等所有重要的资源都垄断起来,然后再转手倒卖给他们的亲贵,他们的亲贵再加价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每一个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不是都要到“皇上”以及御用的“地贩子”“油贩子”“煤贩子”“路贩子”“水贩子”“电贩子”“房产贩子”那里去领赏,领完之后还得千恩万谢?

  这奴隶心态的另一极就是奴隶主心态。奴隶主心态就是主奴关系的主导者。比如,我无故打了你两耳光,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因为我本来是可以打你三耳光、四耳光的:后来我不但送你去了医院,还付了医药费,你就更应该欢呼雀跃,因为我本来是可以坐视不管的;我枪杀了你的父母,你也应该谢天谢地,因为我本来是可以凌迟、油烹、五马分尸的呀!

  这种包打天下、永远正确的逻辑,通常来源于一个从财富到思想,从肉体到灵魂实行全面控制的社会。要消除奴隶心态,当然首先要从根本上消除产生它的土壤。奴隶主没有了,奴隶自然失去了叩拜的对象,“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就不治自愈。这就好比一个人酷爱给领导开车,现在领导都没有了,你给谁开去?历史上也确曾有像美国这样通过国家立法主动释放奴隶,甚至为了黑奴的解放不惜发动一场战争的先例。但从根本上看,奴隶的最终解放还是要依赖于奴隶意识的最后觉醒。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首先是一部精神觉醒史,其次才是一部运动抗争史。那些有着几千年吃人历史的国家就不用说了,即使在美国这样有着深厚自由传统的国家,没有千千万万个像黑人罗莎·帕克斯这样的普通民众的觉醒,黑人的自由和解放仍然是不可想象的。

1.下列关于“奴隶心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朋友返京因车票紧张求助于票贩子,事后沾沾自喜,认为票贩子的存在有利于社会和谐。

B.朋友的心态乃是人性中趋利避害原则战胜正义原则所产生的“幸免于难”的虚妄幸福感。

C.变成奴隶后“还万分喜欢”的心态实则是泯灭自我,也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具体体现。

D.朋友购买车票违背“到车站买票”及“先来后到”的原则,并在内心确立了一种主奴心态。

2.下列各项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奴隶心态的确立,可使自我丧失,放弃一切包括人的生命与尊严等有价值的东西。

B.奴隶主心态则为奴隶心态的对立面,其实质是一种包打天下、永远正确的统治者的逻辑。

C.如果“奴隶心态”得以确立,国家就会将土地、电信、能源等所有重要资源予以垄断。

D.按照奴隶主心态的逻辑,人们挨打受气、上当受骗都应当高兴才是,因为本来的后果要比这更严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朋友从票贩子那里拿到票后,内心欢喜甚至由衷地表示感谢,作者认为这与鲁迅先生所批评的“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相似。

B.奴隶主心态源于专制社会,消除奴隶主心态的关键在于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C.有的国家为消除奴隶心态,治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甚至借助立法与战争。

D.人类前进的历史首先是精神觉醒史,奴隶的自由与解放有赖于普通民众的精神觉醒。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