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4分)研究CO2与CH4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

题型:问答题

题目:

(14分)研究CO2与CH4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①2CO(g)+O2(g)=2CO2(g) △H=-566 kJ·mol-1

               ②2H2(g)+O2(g)=2H2O(g) △H=-484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 △H=-802kJ·mol-1

则CH4(g)+CO2(g)2CO(g)+2H2(g) △H=  kJ·mol-1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P1、P2、 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  

‚在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CO和H2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2O(g) CO(g)+H2 (g)来制取。

①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B.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②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2O(g)、1mol CO(g)、

2.2molH2(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第5min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画出2~5min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

答案:

(1)+248       

(2)①P4> P3> P2> P1;②0.032mol•L-1•min-1 ; 1.64 ;(3)① AC    ② 逆

题目分析:(1)③-①-②,整理可得CH4(g)+CO2(g)2CO(g)+2H2(g) △H=+248KJ/mol。(2)①据图可知,甲烷在P1、P2、 P3、P4的转化率的关系是P1 > P2> P3> P4。由于反应CH4(g)+CO2(g) 2CO(g)+2H2(g)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这几种条件下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P4> P3> P2> P1。②在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此时甲烷的转化率为80%,所以c(CO)=2×0.08=0.16mol/L则v(CO)=" 0.016mol/L÷5min=0.032mol/(L·min)."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① A.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若反应未达到平衡,则容器的压强就要发生变化,所以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B.在任何时刻都存在关系: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因此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错误。C.由于反应物有固体参加,若反应未达到平衡,则气体的密度就要增大或减小,若达到平衡,气体的密度就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可以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正确。D. 若气体完全是CO与氢气,由于生成的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若气体完全是水蒸气,则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由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是三者的共同体,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该在15~18,且保持不变。错误。②对于C(s)+H2O(g) CO(g)+H2 (g),若增大压强,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应该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就是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在第2分钟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第5min时达到新的平衡,假如生成物完全转化为反应物,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1mol,质量减轻12g,所以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仍然是12。2~5min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20岁,因“多饮、多尿、食欲缺乏伴体重下降6个月”来诊。查体:身高161cm,体重55kg。血糖19.2mmol/L,尿酮体阳性。

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为14mmol/L,中、晚餐前血糖控制较满意。最佳措施为()

A.中、晚餐前加用中效胰岛素

B.睡前增加1次短效胰岛素

C.晚餐减量

D.睡前加用口服二甲双胍

E.加强午夜及凌晨血糖监测,然后再调整胰岛素用量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