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关于根管冲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洗应贯穿于根管预备的整个过程,与扩大根备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下列关于根管冲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洗应贯穿于根管预备的整个过程,与扩大根备交替进行,反复多次

B.冲洗时,应将针头卡紧并加压注入

C.冲洗液对尖周组织有刺激作用,故冲洗后要吸干

D.过氧化氢冲洗进入根尖孔可引起皮下气肿

E.冲洗效果与根管直径有关,较粗根管容易冲洗洁净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816/f0d2c85fabd21bc579ba6cbccea694b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约言之,藏书的当能铸冶治学的风气,影响学风,学术思想的活跃,学术思想的活跃又进一步学风,并给著述提供津梁。战国时期学术的百家争鸣的出现,无疑与图书事业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梁代萧绎出任荆州称帝江陵,,招致饱学之士如林,使长江中游地方出现了一次学风高潮,成为全国性的文化中心。明末士大夫藏书已成风气,这把许多士人学子引向了读书治学,蔚然而兴学风。明清学风在江南大盛,而江南藏书号称最富,全国性的藏书胜所大约在燕京、金陵、姑苏、临安四地,而江南奄有三处。虞山人钱谦益降云楼藏书几可与内府相埒(liè等同)。郑人范钦天一阁藏书为两浙第一。常熟人毛晋藏书达84000册之巨。《清代藏书楼发展史》一书说,明清的藏书事业如火炬一样被传递着”,“使它成为此后三百年中推动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藏书之所往往是人文荟萃之地。江南多藏书,故江南多才士,已为世所称道。藏书之所往往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前说南梁江陵曾为一个文化中心,有藏书十余万卷,文人学士多会于斯。公元544年西魏大军攻破江陵,十余万卷图书付之一炬,藏书毁灭殆尽,这个学术中心便不复存在,使斯地出现过好几百年的人文萧条。

文中①②③处空缺的词语应是下列哪一项?()

A.兴旺;引导;强大

B.兴盛;促进;引导

C.兴衰;影响;消长

D.多少;引导;促成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