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是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 A.拜占廷美术 B.罗马式美术 C.哥特式美术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是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

A.拜占廷美术

B.罗马式美术

C.哥特式美术

D.多利克式美术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816/e3626e15c80aeea0c3c046008f417a6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艾滋病实际上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人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组征候群。也就是说,最终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并不是艾滋病病毒,而是那些通常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时不会发生的由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机会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和肿瘤。人体免疫系统似乎对艾滋病病毒失去了防御能力,致使人体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便长驱直入,直接攻击免疫系统本身。
艾滋病病毒如何感染给人以及后来如何发展为艾滋病患者的机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感染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病毒借助于外膜糖蛋白进入这些细胞。进入细胞内即释放RNA,并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DNA,并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从此就长期地“躲”在那里。此后,病毒DNA被宿主细胞的 RNA转录为mRNA,并翻译“生产”病毒所需的结构蛋白。病毒RNA与结构蛋白在细胞膜上重新装配新的病毒颗粒,通过芽生而释放。在感染的初期,当机体内出现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马细胞后,体内的病毒水平开始下降,这种免疫反应不能消除艾滋病病毒感染,但它可以使病毒在复制和清除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因而没有造成严重的T细胞、巨噬细胞损伤和耗竭,并在血清抗体变,阳性后的相对时期处于长期无症状病毒携带期或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症阶段。人体的免疫系统同病毒就这样进行着长时间的较量,终于在其他因素的[ ]刺激下,T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的艾滋病病毒开始大量复制,打破了这种平衡,使一部分细胞发生凋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没有任何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持续作战,CD4T淋巴细胞被不断的感染和杀伤,出现了“寡不敌众“、无力”搞敌“的局面,于是那些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政党情况下并不致病的微生物或潜伏在体内陆 的微生物便趁虚而入,严惩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了,最生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其中一部分人在半年到2年内即可以从无症状期发展到艾滋病患者。
此外,艾滋病病毒可致T细胞成熟障碍以及抗原辅佐细胞功能丧失,造成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损害等,使T细胞迅速减少并最终耗竭。由于T细胞在免疫网络中起中心作用,导致整个免疫系统崩溃,感染者迅速发展为艾滋病患者。

根据原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给人的机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旦进入细胞,艾滋病病毒便开始把它的RNA转录成DNA

B.艾滋病病毒把它的基因物质整合到人体细胞DNA中,并长久驻扎

C.宿主细胞的RNA不但能把病毒DNA转录为mRNA,还能翻译“生产”病毒所需的结构蛋白

D.重新生成的病毒颗粒,从细胞中芽生出来,能攻击其他的人体免疫细胞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 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笋、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种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种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环境的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