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9世纪中期,中、俄、日三国都在当时形势下进行了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综合题

题目:

19世纪中期,中、俄、日三国都在当时形势下进行了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原因有哪些?(3分)

(2)上述两个事件有何内在联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3分)

(3)指出俄、日两国改革的内容有何不同。说明改革对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4分)

(4)中日两国改革面临相似的背景,其结果却一成一败,从中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剧;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3分)

(2)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发动侵华战争,中 * * 危机加深;维新派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发起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3分,其它言之有理同样赋分)

(3)俄国改革主要是废除农奴制,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改革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逐渐强盛,大力对外扩展。(4分)

(4)启示: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必须推翻它中国才能富强;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中国的改革艰难而曲折。等(言之有理得分)

本题主要对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原因、成功和失败原因和产生不同的后果上组织句子。最后一问的认识只要能够结合两国改革的背景很容易得出结论。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与龙某签订一投资合同,约定:双方各出资200万元,设立乙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以其土地使用权出资,龙某以现金和专利技术出资(双方出资物已经验资);龙某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亏损按出资比例分担。双方拟定的公司章程未对如何承担公司亏损作出规定,其他内容与投资合同内容一致。乙公司经工商登记后,在甲公司用以出资的土地上生产经营,但甲公司未将土地使用权过户到乙公司。

2000年3月,乙公司向某信用社借款200万元,甲公司以自己名义用上述土地使用权作抵押担保。同年4月,甲公司提出退出乙公司,龙某书面表示同意。

2003年8月,法院判决乙公司偿还某信用社上述货款本息共240万元,并判决甲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时,乙公司已资不抵债,净亏损180万元。另查明,龙某在公司成立后将120万元注册资金转出,替朋友偿还债务。基于上述情况,某信用社在执行过程中要求甲公司和龙某对乙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甲公司认为,自己为担保行为时,土地属乙公司所有,故其抵押行为应无效,且甲公司已于贷款后1个月退出了乙公司,因此,其对240万元贷款本息不应承担责任;另外乙公司注册资金中的120万元被龙某占用,龙某应退出120万元的一半给甲公司。龙某则认为,乙公司成立时甲公司投资不到位,故乙公司成立无效,乙公司的亏损应由甲公司按投资合同约定承担一半。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乙公司、甲公司和龙某对丙银行的债务各应承担责任,龙某应当在()的范围内对某信用社的债务负责。

A、全部资产

B、200万元

C、120万元

D、0元

查看答案
题型:改错题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在下面横线上修改。

       ⑴在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⑵小军同学在自我介绍结束时,做了一个非常搞笑的动作,全 班同学都忍俊不禁地笑了。⑶老师也被课堂上的热烈气氛感染了,笑得那么幼稚可笑。⑷在欢笑声中,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第__ 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 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