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在“躲猫猫”“70

题型:综合题

题目: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在“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邓玉娇”等重大事件的推动下,中国法制建设正艰难前行。

年初,涉嫌盗伐林木的犯罪嫌疑人李荞明在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非正常死亡,当地公安局通报的“躲猫猫”一词迅速凝结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动力,导致全国监狱的大整顿。

岁末,为阻挡强拆,成都妇女唐福珍自焚抗暴,该事件震动国务院,一部取代《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新法正在重重阻力中酝酿出台。

从李荞明到唐福珍,中国公民以惨重的代价暴露了制度的缺陷,可是,难道法制进程的推进,就一定需要个人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

“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说。在他看来,如果真正从“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去从事法制建设,根本不会出现以老百姓的牺牲来推进法制进程的局面,“从中可以看出法制进程相当被动”。

材料二:如果说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立法使中国进入了“立法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提出司法公正、推进司法改革,中国的法制进程进入了“司法时代”;那么如今中国的法制进程进入了“执法时代”。

如何真正地执行法律成为一道重大命题。“一个良好的法律碰到一个执行不力、或者有意曲解、甚至不作为的执行机构,法的良好效应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国内知名评论家五岳散人这样总结.当今执法不力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在利益面前,地方政府的执行有时出现两个极端。”上海“钓鱼执法”案中,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利益不惜设“倒钩”引诱公民;而另一方面,像《劳动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因无法给地方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出现无人执行的尴尬局面,法律在某些地方政府面前成了一种摆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法制建设进程有何特点?要真正完善法制建设政府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8分)

(2)“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治国思想,为巩固 * * 统治者就要推行一些利民制度,请结合唐前期的史实加以说明。(6分)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在执法过程存在什么问题?建设法制社会,我们应该做到什么?(6分)

(4)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统治者历来都很重视,极力想协调二者关系。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何特点,积极意义是什么?(12分)

答案:

 37.(1)社会力量在推动中国法制建设;法制进程很被动。以牺牲一部分百姓的利益为代价。(6分)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一个真正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为老百姓服务的政府。(2分)

(2)利民制度:均田制,农民获得土地。租庸调制,农民获得生产时间,减轻负担(6分)

(3)执法不力;地方利益阻挠中国执法.(4分)建设法制社会,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2分)

(4)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利高于各州权利;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自治权。(6分)特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意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地方有一定自治权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在下面(1)-(5)的事实后面的括号内,填写有关的基本性质的序号.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1)将100mL 水和100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______;

(2)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______;

(3)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 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需3 万年才能数完______;

(4)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的香味______;

(5)可以将大量氧气压缩到钢瓶中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论述题

材料一 2010年4—9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4月同比上涨12.8%;5月同比上涨12.4%;6月同比上涨10.3%;7月同比上涨10.3%;8月同比上涨11.7%;9月同比上涨9.1%。

材料二针对不断爆涨的房价,近期中央各部委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以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例如: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贷;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城市将限定家庭购房套数。公积金贷款购买90平米以下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20%,90平米以上不低于30%;二套房首付不低于50%。禁用公积金贷款投机性购房等等。

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一下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供求因素和价值因素。(6分)

(2)说明国家出台政策调控楼市的必要性。(8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