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电荷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10-

题型:填空题

题目:

电荷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了1.2×10-5J的功,则电荷从A点移到B点,再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____J;如果规定A点为零势点,则φB=__________V.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810/4600c27bde8b1c4f841f4b1e2f8f525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秦始皇)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材料三: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以上材料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主张实行           制,材料二主张实行            制(每空1分)

(2)结合课文分析材料一中主张的制度有何作用和弊端。(4分)

(3)结合课文分析材料二中主张的制度有何作用和弊端。(4分)

(4)材料三中秦始皇赞成哪一种主张?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